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杨爱华 通讯员 靳书敏)秋季蚊虫活动日益频繁,一种由伊蚊传播的疾病—基孔肯亚热进入流行季节。为提高师生防护意识,保障校园健康安全。9月11日,茅箭区茅箭小学积极开展基孔肯亚热防控知识科普活动,全校师生共同行动起来,筑起一道坚实的校园健康防线。
为让师生了解疾病特点,提高防范意识,当日上午10时,在天井操场上,学校校医党姗姗对全体师生进行了基孔肯亚热防控知识科普宣讲。她介绍,基孔肯亚热是由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不会直接人传人,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做好防蚊工作成为防控关键。该疾病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剧烈关节疼痛,常伴有肌肉酸痛和皮疹等。虽然多数患者可在数周内康复,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党姗姗提醒大家:“校园内的绿化带、积水容器(如花盆托盘、废旧水瓶)、卫生间角落等,都是伊蚊滋生的重点区域。这些地方需要特别关注和定期清理。”
落实防蚊措施,切断传播链条。为有效防控基孔肯亚热,学校制定了一系列防蚊措施:清除积水,消灭蚊卵:要求各班级定期清理教室、办公室的积水容器,花盆托盘及时倒水,废旧瓶罐、纸箱等杂物分类收纳,避免积水留存。同时,校园保洁团队加强公共区域积水清理,定期对蚊虫孳生地进行专业消杀。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叮咬风险。学校建议师生在上下学途中、户外体育课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暴露部位可涂抹合规驱蚊剂。同时,学校正在检查和完善教室纱窗、纱门等防蚊设施,并在教室配备驱蚊剂以备不时之需。
保持环境整洁,降低蚊虫密度:学校号召师生自觉维护个人及公共区域卫生,不随意堆放垃圾,共同营造干燥、整洁的校园环境,减少蚊虫停留空间。
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就医排查。高度重视师生健康状况,要求各班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学校提出:若出现突发高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或校医报告,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近期活动轨迹。患者应遵医嘱居家或住院治疗,康复后凭医院证明返校,避免带病上课、聚集,防止疫情扩散。
该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王富香表示,健康校园需要师生共同守护。基孔肯亚热虽然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只要记住“清积水、防叮咬、早报告”这九个字,就能筑牢健康防线。她呼吁师生们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主动参与基孔肯雅热防控,用科学行动筑牢安全屏障。”
通过此次科普活动,茅箭小学师生对基孔肯亚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科学有效的防护方法。学校将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校园学习生活平稳有序,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编辑: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