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 产业强基,秀美木港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画卷

时间:2025-09-11 11:39 来源:黄石日报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9月2日,金秋时节的阳新县木港镇,玉岭山下稻浪翻滚,富河岸边果蔬飘香。穿行在这片红色底蕴与绿色生机交融的土地上,处处能感受到发展的脉动。产业园里机器轰鸣、红色展馆中故事传扬、村庄巷道间笑语盈盈。一幅幅充满生机活力的画面让人精神振奋。

近年来,阳新县木港镇锚定“一园三区五重点”发展蓝图,以产业强基、红脉铸魂、党建领航,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一园三区引擎动 特色产业串起“致富链”

“再过一个月,第二条生产线就能投产,到时候每天能产80吨涂料,家门口的活儿更稳了!”站在湖北辉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里,木港镇田畈村村民朱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眼里满是期待。

这家位于木港镇工业集中区的企业,一期生产线投产后已实现产值4000万元,吸纳28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工资4500元。目前,总投资3000万元的二期工程正加紧赶工,10月份投产后,将成为撬动区域经济新的支点。

辉波新材料的“加速跑”,正是木港镇“一园三区五重点”发展战略的生动注脚。

1757554378522186_content

湖北辉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建设现场

依托杭瑞高速枢纽优势,木港镇全力推进交通物流园与新型绿色建材园建设,以木港-坳头-田畈沿高速连接线为轴的工业集中区初具规模。

天辰木业、辉波新材料等10个重点项目实行“清单管理+专班推进”。今年上半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达3.7亿元,同比增长54.1%,工业总产值6200万元,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幅94.7%,经济发展“引擎”持续轰鸣。

产业兴则乡村兴。在“三区协同”发展布局下,木港片、东春片、吉山片各展所长,特色产业集群渐成气候。

“快看,这比利时兔长得真壮实!”在泉波村众鑫品农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里,刚出栏的一批兔子正被装上货车,即将发往周边城市。

这个藏在田间地头的“兔子王国”,正悄悄改写着村庄的致富版图。众鑫品农业有限公司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目前一期工程已投入100多万元,可同时养殖12000只比利时兔。兔子的养殖周期短、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负责人张友华说:“我们计划明年建设二期工程,投资300万元,新建总面积1800多平方米的两个标准化兔棚,将会吸纳更多的村民参与我们的产业链中。”

贺洞村的1000亩白茶基地里,茶农正忙着除草施肥,配套的800平方米制茶车间即将建成,从鲜叶到成品的产业链闭环呼之欲出。北山村300亩中药材基地里,吴茱萸、艾草长势正旺,带动2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新湖村的2800亩标准农田里,稻穗饱满,得益于拦水坝与万米沟渠的“加持”,这里的“新湖香米”成了抢手货。

1757554304877952_content

贺洞村白茶基地

“宜农则农,宜果则果,我们把‘土特产’文章做深做透。”木港镇党委书记吴力介绍,全镇已发展茶叶3600亩、特色水产养殖1800亩、果园5000亩,蔬菜大棚217个,下一步还要建茶叶炒制加工中心,让“木港白茶”“新湖香米”走得更远。

如今的枣园村,红色旅游线路串起果园、合作社,游客来摘生态水果,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我们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成为乡村振兴的‘精神燃料’。”木港镇镇长杨加兵说。

党建领航聚合力 基层治理绘就“幸福图”

今年以来,清晨的木港,总藏着说不完的新变化。

“我们门口那个港太小了,每次一下大雨,路上就全是积水,旁边的几家菜园子全得遭殃。”坳头村的夜晚曾是村民闲聊的主场,如今成了“垸子夜话”的议事厅。

村干部搬着板凳加入,把“雨季淹菜园”“排水不畅”等23条诉求记在本上,最终化作400米护坝和休闲广场的施工图。

1757554271417672_content

坳头村上下黄组村民议事广场

坳头村王英组门口港的治理工程成为木港镇基层治理的缩影——“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成了常态。清洁家园行动中,党员先锋队带头清理塘堰沟渠31公里,带动1万余人次参与。防汛抗旱时,50人镇级应急队与780人村级队伍24小时值守。

基层治理,党建是核心。木港镇26个村的130名村干部中,党员占比87.7%,81名后备力量蓄势待发。通过“线上培训+红色教育基地”模式,全镇组织党员培训20余场,覆盖370余人次。

该镇还创新党员管理,将志愿服务、组织生活参与度量化考核,流动党员通过线上支部群实现100%联络。

街巷间的微改造,换来了日子的甜。宋山村的农家小院里,房前屋后扫得干干净净,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笑着说“住得比城里还舒心”。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藏着最实在的幸福。

宋山村的党员干部两周开一次会,这场由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清洁家园”行动从2024年一直延续至今,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也多了一个“门前三包”的卫生评比,你家扫得干净,我家花草整齐,“争红旗”成了村民的新习惯。

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大家想、一起干”,党员的脚步走到哪里,民心就聚到哪里。

民生工程落地 乡村焕新暖透百姓心

“以前村里路窄,农忙时收割机都难进来,现在路加宽了,马上要刷黑,以后出门、运农产品都方便多啦!”看着木和线金河村主干道上已经完工的窄路加宽工程,村民柯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在木港镇,像这样让群众拍手叫好的民生工程遍地开花。从公路升级到水利修缮,从饮水保障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件件实事落地,让乡村面貌焕新,更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交通是乡村发展的“动脉”,木港镇深谙其理。

今年以来,镇里主动向上级交通部门争取公路建设指标42.925公里,其中31.02公里用于道路提档升级,11.905公里助力路网联通。目前,所有项目已完成前期勘察设计,施工队伍正陆续进场,即将开启“筑路惠民”加速度。

QQ20250911-114143

木港镇贺洞村良上组全景

这段时间,木港村丛漆组下石口至周家兴门口的产业路,正进行硬化施工,280米长、3米宽、0.2米厚的水泥路,完工后将方便200名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合林组老屋畈的石块挡土墙建设也在收尾,53米长、2.5米高、0.9米宽的挡墙,将为周边房屋和农田筑起“安全屏障”。

西垅村南下组的通组公路同样热闹,380米长、3.5米宽的道路正在水泥硬化。“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下雨天全是泥,现在修成水泥路,我们组29户167人出门再也不用‘看天走’了!”西垅村村民汪大爷高兴地说。

在农村,“用水”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事之一。为破解季节性缺水难题,木港镇打出“水利+饮水”组合拳。枣园村田铺组下口畈分洪灌溉沟渠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石头浆砌护坡作业。

枣园村干部介绍,这条沟渠总长300米,宽3米、高1.5米,底部采用0.8米厚的石头浆砌,顶部还会做0.4米的水泥压顶,同时配套开展排洪沟渠清淤和堤坝机耕路加固。“沟渠建成后,不仅我们种田的水解决了,在天气干旱时还能缓解大家生活饮用水问题,真是一举两得!”村民们看着沟渠施工现场笑着说。

一项项民生工程的落地,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木港镇乡村振兴的道路。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把民生实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吴力的话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也让木港镇群众对幸福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稻浪翻涌间,是产业兴旺的喜人图景。红色展馆里,是精神传承的澎湃力量。街巷笑语中,是民生幸福的生动注脚。如今的木港镇,正以“一园三区五重点”为笔,以红脉铸魂、党建领航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不断书写新篇。未来,木港镇将继续锚定目标、乘势而上,让产业更强、乡村更美、百姓更富,让“秀美木港”的答卷越写越精彩。(记者 贺介飞 通讯员 徐婉如)

编辑:李肖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