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医 到人医|赵旸:为“巴掌宝宝”编织生命铠甲

时间:2025-09-08 09:37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仁医)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时间是以毫升计算的液体输入,是以克为单位的体重增长,是以毫米为单位的呼吸参数调整。这里,是生命最脆弱的起点,也是最坚强的战场。该院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任赵旸带领着他的团队,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些提前降临人间的小生命,用专业与爱心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IMG_5208

700克“巴掌宝宝”的90天闯关之路

“当时,孩子的脑袋比我手掌心还小,是个十足的‘巴掌宝宝’。”赵旸回忆起那个仅27周就匆匆来到世界的早产儿。这个体重仅有700克的婴儿,胳膊还没成人的手指粗,皮肤呈半透明胶冻状,血管隐约可见。

救治这样的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如同走钢丝般惊心动魄。孩子自主呼吸微弱,全身皮肤青紫,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辐射台保暖、保温膜包裹、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一系列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然而,危险接踵而至。宝宝血压急剧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四肢发凉,发生休克。赵旸团队立即给予扩容治疗,申请血浆输注,并在第一时间为患儿进行了脐动静脉置管,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严重的感染、脓毒血症、解脲支原体感染、贫血……救治过程中难题一个接一个。赵旸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安排单间保护性隔离,所有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严格无菌操作,24小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近90天的精心救治后,这个曾经只有700克的“巴掌宝宝”体重增长到3100克,各项指标趋于正常,终于达到了出院标准。孩子的家属送来锦旗时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的付出和坚持,让我们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亚低温技术全力守护生命之初

作为新生儿科主任,赵旸并不满足于仅仅挽救生命,而是更加关注如何让这些孩子拥有高质量的未来。他和团队致力于新生儿脑保护及新生儿神经重症的监护和治疗,熟练掌握亚低温治疗等系列先进技术。

赵旸解释说:“亚低温治疗简单来说就是使患儿脑部暂时进入休眠状态,就像动物冬眠一样,以此抵御疾病急性期恶劣的体内环境。”这种治疗将机体核心温度控制在33℃-35℃,并维持72小时,然后缓慢复温,从而保护患儿的脑神经。

不久前,团队接诊了孕35周的涵涵,孩子出生时四肢瘫软、自主呼吸弱,诊断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团队在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对患儿进行了床旁头颅B超监测及亚低温治疗,运用视频脑电图进行全天候脑部电活动检测。经过全力救治和科学监测,涵涵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两周后顺利出院。

在赵旸的带领下,十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多学科协作机制,为危重新生儿提供全方位保障。新生儿科团队和眼科、超声科、神经内科、影像医学科等专业医师密切配合,安排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神经系统发育及脑功能动态监测、智护训练早期干预,构建全方位发育支持体系。

除了临床救治,赵旸还十分重视早产儿后续随访和健康管理。他牵头建立早产儿随访档案,定期组织医护人员为出院早产儿进行生长发育评估、神经行为测评,提供营养指导和康复训练建议。针对家长关心的喂养、护理问题,他开设科普讲座,编写《早产儿家庭照护手册》,用专业知识为家长答疑解惑。

IMG_5209

脐动静脉置管打通生命急救通道

在赵旸的推动下,十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常规开展脐动静脉置管技术,为危重新生儿提供了更加有效的生命支持方式。

赵旸介绍:“新生儿脐带动静脉是天然优良的治疗通道,出生不久脐带尚未完全干燥时可以通过这种途径为患儿建立起动静脉通路。”脐静脉置管可用于输注各种高渗液体和营养物质,还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脐动脉置管则可用于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为危重患儿抢救提供可靠依据。

一对胎龄仅28周的双胞胎,哥哥体重只有750克,妹妹体重仅847克。由于两个宝宝超早产,超低出生体重,各器官发育极不成熟,治疗初期需要频繁抽血监测指标,同时还要长期输注静脉营养液。团队在宝宝生命体征较平稳后,第一时间为他们进行了脐动脉、脐静脉置管,以最快的速度为这对双胞胎宝宝建立了早期生命的桥梁。

赵旸表示:“脐动脉因血管内径细小,易发生挛缩,置管路线曲折,故而难度大,成功率低,十分考验医生的技术。”如今,这项技术已成为十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核心技术之一。

从事新生儿救治工作多年来,赵旸见证了太多生命的奇迹,也经历了无数令人揪心的时刻。他常说:“救治早产儿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和使命,反过来我们也在早产儿身上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目前,十堰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已经发展成为设备完善、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专科团队。科室拥有亚低温治疗仪、视频脑电图、床旁新生儿颅脑B超机、全身运动治疗评估等先进设备,能够精准应用多种技术手段对患儿神经损伤及恢复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测和评估。

从青春年少到鬓角染霜,赵旸始终坚守在新生儿重症救治一线,用精湛医术打破生命极限。在新生儿科这个生命的起点驿站,赵旸和他的团队正用专业和爱心,为那些提前报到的小生命守护最初的光亮,托起生命的曙光。

编辑:林静娴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