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周五面对面》民生实事见行动系列访谈:走进丹江口市

时间:2025-09-05 18:48 来源:十堰广电
  • 微信
  • QQ空间
  • 微博
  • QQ好友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门“答题”,让群众“阅卷”。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融入学习教育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以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9月5日开始,《周五面对面》推出系列访谈:“民生实事见行动”,本期节目关注丹江口市在办实事解难题上有哪些好经验好做法,哪些方面还需要提升和改进。

参与本期节目的各位嘉宾:丹江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裴胡军,丹江口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光良,丹江口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人何国金,丹江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市委能力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胡磊,丹江口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苏刚,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黑志强,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翟智勇,丹江口市城管执法党组副书记局孙玉,湖北曾涛环保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勇,湖北博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程,丹江口市大坝街道滨江社区工作人员计舒雅。

2025年丹江口市重点推进十项民生实事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科学谋划、高位推进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弱势群体关爱、提升公共服务等10项重点民生实事,努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一、实施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 37 个小区 2104 户。

二、实施适老化、无障碍化设施改造项目,计划改造约 500 户。

三、实施就业创业支持行动,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 4300 人。

四、实施新能源车辆充电保障能力提升项目,新建城区电动汽车充电桩 100 个。

五、实施体育公园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达 15000㎡。

六、实施城区排水防涝建设项目,新增应急泵站 34 个、新建排洪沟34.16km。

七、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提档升级项目,拟实施里程约100 km。

八、实施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四级联动视频应用一张网。

九、实施“一江两岸”公厕更新项目,新建改造公厕 5 个,完善更新 24 座公厕标识标牌。

十、实施城乡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新建改造城乡垃圾中转站10 座。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请裴市长回答一下,丹江口市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的急难处盼,推进解决一批民生实事,市政府如何畅通渠道收集民意,确定2025重点民生实施项目清单?

丹江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裴胡军:丹江口市一直把民生实事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多渠道搜集群众诉求,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必回应”。

一是畅通渠道广开言路。线上通过市长热线、水都网公众留言板搜集网民诉求,线下组织教育、卫生、交通等部门,通过行业座谈、企业走访、群众访谈等方式,全方位搜集各类群众诉求。

二是深入一线搜集群众民生诉求。利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桥梁作用,结合属地镇办、市直单位意见以及网格员走访、社区党委联席会议、“户户走到”活动等,多渠道收集群众各个方面诉求。

三是精准识别公共卫生、城市管理、稳岗就业等方面高频诉求,然后确定要实施的民生项目,确保实施的民生项目契合群众的诉求。

主持人:省委省政府今年着眼于支点建设,部署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市委市政府也连续三年提出要加强干部能力作风,请胡部长介绍一下,丹江口市是如何以干部担当作为来推进民生实事?

丹江口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市委能建办副主任胡磊:

一是抓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持续办好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班,深入开展“打造‘大山里的深圳’”专题研讨,以思想解放凝聚干部担当共识。

二是抓创先争优,提高工作标准。确定了“远学山东沂水,近学河南邓州,赶超邻市老河口”的工作目标。

三是抓实践锻炼,提高落实效能。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重点项目担任项目秘书,一线建功立业。

四是抓作风整治,提高履职能力,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截至目前,全市6451名党员下沉社区,共收集意见建议 1875条,均已实行清单化管理、逐项销号。同时强化履职监督,处理“躺平式”干部18人,澄清正名61人,让“干部敢为善为”成为推进民生实事办理的鲜明底色。

主持人:陈主任,截至8月底,丹江口市的民生实事项目目前整体推进情况怎么样?

丹江口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光良:办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是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年初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为兑现承诺,市政府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研究推进,十件民生实事总体进展顺利,即将完成5个项目,分别是:适老化、无障碍化设施改造项目预计9月中旬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提档升级项目预计9月底全面完工;就业创业支持行动大部分指标已超额完成;体育公园建设项目10月全面投入使用;城乡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10月底完工。按时序进度推进4个项目: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完成了财政投资评审;新能源车辆充电保障能力提升项目已进度过半;城区防洪排涝项目基本完工;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工程已铺设166个点位的链路;44家村级卫生室已完成终端安装。还有一个项目进度有点滞后,“一江两岸”公厕更新改造项目正在施工,进度有待加快。

主持人:何主任,在民生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丹江口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压紧责任链条,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丹江口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人何国金:

一是细化任务分解,年初将十件民生事实项目分解至相应的牵头市领导、责任部门及协同配合单位。同时,要求相关单位细化项目时间表、责任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二是建立督查机制。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年度督查计划,常态化跟踪督办。他们定时、不定时到项目现场督进度、督质量、督安全;同时到责任单位查阅档案资料,座谈了解项目进展、部门配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形成督查专报,供领导调度推进。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民生实事项目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能效考核,对工作推进有力、任务完成好的单位进行加分;对工作推进不力、严重影响进度的单位进行减分,同时予以全市通报批评,并深入查找原因,及时将涉及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线索移交纪委监委,倒逼责任压实。

主持人:民生项目事关群众利益,各部门首先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针对民生领域的焦点堵点,丹江口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这些诉求的办理质效。

建设新场馆 健身好去处

主持人:请丹江口市文旅局的翟局长回答一下,短片中的文体设施是什么时候建设并投入使用的?

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翟智勇:今年年初开始建设,截至目前,整个体育公园建设已经完成了80%,估计再有一个多月可以全面完工。

主持人:截至到目前吸引了多少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前来文体设施游玩健身的?

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翟智勇:体育公园投入以来,已成为丹江口市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现在每天接待市民3000人次以上,预计全年将超过100万人次,特别是今年8月份举办的“踢丹超、拍美景、品鱼汤”系列活动中,环丹江口库区的“武当山水杯”足球超级联赛已踢了36场比赛,吸引了沿线11个城市16支队伍参赛,现场观众超2万人次。截至8月份,举办的“体育+旅游”活动已经超过了50场次。

主持人:黑局长,请问这些文体设施是如何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的?

丹江口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黑志强:在文旅体设施建设始终锚定“做活水文章、服务文体旅融合”发展目标,既解当下之需,更谋长远发展。以环库旅游公路串联12个乡镇,配套28个观景台、15个文化驿站、10公里健身路径,在满足群众、游客出行观景的同时,激活库区全域旅游。一江两岸打造游汉江系列文旅项目,在建设5万平方米文体中心的基础上,又扩建9千平方米球类运动中心、体育公园,新建6万平方米户外泳场,既满足群众全民健身需求,又打造成旅游网红打卡点。

主持人:今年丹江口市在助企稳岗促就业方面加大力度,请丹江口市的企业代表介绍一下,我市人社部门是如何帮助企业纾困,效果如何?

湖北博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程:公司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需求大且人员流动性强,公司一年四季都在招工,处于一个用工难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丹江口市人社部门及时给与帮助,一是组织了各种的专场招聘活动,为公司招到了普工、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等276人;二是组织跨省劳务协作,解决旺季用工荒的问题;三是帮助企业进到高校开展精准对接,为公司招收专用的食品研发,还有电商的人才;四是开展技能培训、稳岗返岗政策进行落实;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用工从2020年100多人到目前500多人,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打好了坚实的用工的基础。

主持人:请问丹江口市人社局的领导,丹江口市重点企业多,用工需求点多面广,那么在助企稳岗促就业方面有哪些做法呢?

丹江口市人社局局长苏刚:今年以来,丹江口市人社局多维度综合施策,为754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补贴资金734万元;组织招聘会8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5000多个,新增就业5299人;开展各类培训102期3672人,培训后就业91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5笔2.13亿元,创业带动就业效应逐步显现;设立“零工驿站”“家门口服务站”,发布岗位信息32期,达成就业意向610人。

群众呼声高 公厕建设慢

主持人:请问一下丹江口市今年新建公厕建设进展情况怎么样?

湖北曾涛环保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勇:目前新建了三座智能装备式公厕主体已完工,内部配套设施全部安装到位。

主持人:什么时候开工建设的?

湖北曾涛环保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勇:今年5月。

主持人:也就是说从5月份开始开工建设,只是完成了一个场地的整体的平整,是不是?

湖北曾涛环保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勇:该项目在今年7月被通报进展缓慢后,公司加快了节奏。

主持人:近几年丹江口市一江两岸景观带已经成为了新的旅游打卡点,游客多,入厕需求量就大,为什么这个项目进展如此缓慢呢?

丹江口市城管执法党组副书记局孙玉:公厕虽小,民生事大。首先,他代表丹江口市城管执法局向全市人民诚挚地道歉。接到任务之后,在如何选址,如何处理后续污水,如何优化厕所外形等方面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导致这个建设进程、缓慢。

主持人:你觉得反映出工作中有哪些不足呢?

丹江口市城管执法党组副书记局孙玉:暴露出了对民生事项认识不足、不敏感,体现了干部在能力和作风上存在一些欠缺。

主持人:今天也邀请到了丹江口市的群众代表,想听听作为丹江口市的市民对公厕建设的想法和建议?

丹江口市大坝街道滨江社区工作人员计舒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丹江口市的旅游业发展由衷地感到自豪,现在的街道更加整洁了,景点更有特色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但作为东道主来说,她发现旅游公厕建设已跟不上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比如在旅游旺季和热门区域,有很多的公厕配比数量比较少,有些仅有两个隔间,再一个就是公厕的标识不够清晰,导致游客常常因为寻找公厕浪费时间和精力,希望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项目进展,让所有公厕全面投入使用,让家乡不仅有吸引人的风景,还有暖人心的服务。

主持人:请孙书记结合刚刚群众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介绍一下下一步该如何采取措施,争取早日让这项民生实事能够如期完成?

丹江口市城管执法党组副书记局 孙玉:对于群众代表提出的问题,城管执法局虚心接受,立即整改。针对公厕建设缓慢的问题,他们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进度,力争在9月上旬五座公厕全部投入使用。在9月15日之前所有的标识标牌全部安装到位。提升干部能力作风,排查问题落实整改;厚植为民情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共同建设幸福美丽平安的丹江口。  

主持人:何主任,在民生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存在短板和不足?

丹江口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人何国金:当前,丹江口市的民生实事项目整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项目建设待加快,因部门间协作配合衔接不顺畅,部分建设项目推进偏慢。如个别项目财政投资评审环节缺乏高效协同,导致评审周期长,影响项目推进。

二是基础资料不扎实。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一些部门对档案资料不重视,关键性的佐证资料不齐全、不规范。

三是宣传工作待加强。少数单位对民生实事宣传不够,引导群众参与的氛围不足。如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选址需群众配合,因前期沟通不到位,导致推进比较缓慢。

当前亟待解决的还是“一江两岸”公厕问题,新建和改建的公厕还未投入使用,老化破损和遗失的公厕标识标牌还未完成更新,如不加快完成更新维护,将影响今年“十一”期间游客体验,可能引发投诉,影响城市形象。

主持人:丹江口市下一步该如何结合干部能力作风建设,创新方式方法,让这些民生项目能够早日建成见效?

丹江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裴胡军:下一步,将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紧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从三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保持“群众参与”,让服务更精准。一方面将持续拓宽群众诉求收集渠道,多种渠道探索“民情邮箱”、水都网站专题留言等多元化的群众诉求收集路径,保障群众诉求随时能提;另一方面将建立“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评价机制,开展“全程问效”,把群众满意作为民生实事的最高标准。

二是坚持“常态监督”,让成果更长效。将对民生实事开展“回头看”,重点检查这些民生实事管护是否到位、设施是否齐全、成效是否发挥。打通办理过程中的堵点,补齐短板。

三是坚持提振作风,让责任更严实。坚持“一把手带头亲自抓、各地联动统筹抓、部门配合协同抓”,打造“群众点单—干部接单—专班督单”的闭环管理体系,持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将把民生实事成效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引导干部牢固树立“为群众发声办事”意识,推动民生实事从“能办”到“办好”升级,切实把“民生账单”变成百姓的“幸福清单”。

主持人:群众急难愁盼的诉求清单,正是考验干部能力和作风的“考卷”。民生答卷写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是最真实的评语。希望丹江口市能以此次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作风,把短板补起来、把差距赶上去,争取把这些民生实事早日投入使用,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编辑:陈琦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标题:
网址:
错误内容:
姓名:
电话:
 
新闻热线:
投稿邮箱:
网络新闻部: